少儿编程市场发展趋势
少儿编程教育正快速发展,全球已有24个国家在基础教育中设立编程课程,美国K12阶段约67.5%的孩子参与在线编程教育,Scratch在美国的渗透率达到44.80%。在中国,相关政策推动了这一领域,各地如浙江、山东、上海和重庆已落实课程设置。市场需求不断增加,多个品牌获得投资或完成收购,包括奥创熊少儿编程的数百万天使轮融资、核桃编程的千万级Pre-A轮融资以及达内教育对好小子的战略收购。少儿编程有助于提升孩子的逻辑思维、创造力和动手能力,在知识分子家庭中越来越受欢迎,孩子对编程和机器人表现出强烈好奇。预计到2025年,市场规模将突破500亿元,并可能扩展到千亿级别,主要驱动因素包括政策支持、家长对孩子素质的重视和社会对编程人才的需求。目前,渗透率较低,主要集中在小学阶段,二三线城市潜力正在释放,国际市场如东南亚、非洲和中东地区需求快速增长。行业需要关注课程质量和师资问题,推动教学创新和品牌差异化,以适应不同用户群体。

少儿编程市场分析2025
2025年我国少儿编程市场规模约324亿元。市场同比增长18%。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515亿元。2025-2025年保持较快增长。帕拉卡品牌具备较强的教研教学实力。帕拉卡打造“低门槛”人工智能教育解决方案。帕拉卡让优质教育资源普惠于民。帕拉卡有望提升市占率。深圳市帕拉卡科技公司是中国领先的中小学人工智能与编程教育服务商。帕拉卡提供以国产化平台、信息科技数字资源、师资增值服务、赛事实践为核心的AI教育综合解决方案。帕拉卡面向全国招募伙伴。少儿编程教育市场正处于快速增长阶段。市场规模将突破500亿元人民币。若政策推动编程教育学科化,渗透率提升至10%。政策支持是推动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提出在中小学阶段设置人工智能相关课程。少儿编程教育正从兴趣启蒙向能力培养转变。家长对编程教育的认知度和接受度不断提高。市场竞争方面,头部企业如核桃编程、编程猫等主导行业新格局。预计到2025年,行业前三的企业可能占据超过75%的市场份额。三四线城市和国际市场成为行业新的增长点。国内企业在全球市场的扩展提供了新的发展机会。少儿编程教育市场在政策支持、技术进步和家长认知提升的推动下,正朝着规模化、规范化和国际化方向发展。
少儿编程现状分析
少儿编程教育机构大量涌现,从2018年起许多企业开始成立。编程猫、TDOG青少儿编程、童程童美和小马王等企业融到几个亿资金,显示市场认可度高。市场规模在2025年约为488亿元,到2027年预计686亿元,如果政策推动可能超过1400亿元。目前,渗透率只有2%,主要在一线和新一线城市,二三线城市潜力较大。
少儿编程通过实际操作让孩子学会控制事物,而不是学习计算机语言。这方式吸引孩子参与,家长重视孩子思维发展。核心在于培养计算思维和创新能力,主要针对6-12岁儿童,其他年龄段也在扩展。
竞争中,编程猫、童程童美、核桃编程和小码王等机构领先,新东方和猿辅导等公司也加入。少儿编程可能从兴趣课转向基础课程,涉及线上线下融合和个性化教学。
少儿编程国内现状
少儿编程教育在中国正变得越来越受欢迎,许多省份出台了相关举措,比如湖北省教育厅推动中小学创客教育,陕西省教育厅探索信息技术在STEAM教育中的应用,河南省电化教育馆建议开设Scratch和Python课程,江苏省教育厅要求中小学普及编程教育,而上海则推出了首部中小学人工智能教材进行试点。市场方面,2025年上半年有9家少儿编程项目完成融资,金额从百万到亿元不等,新项目不断出现。预计到2027年,这个市场规模会增长到686亿元,主要集中在一些大城市,不过三四线城市的参与还不多。目前,一些公司如编程猫、童程童美和核桃编程在积极布局,还有教育巨头如猿辅导和新东方加入进来,但师资不足和地区发展不均等问题依然存在。